手机端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历史解密 > 正文

刘罗锅称呼的由来,刘墉简介生平

刘墉简介:生平简介

刘墉简介,刘墉,字崇如,号石庵。他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、书法家。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的重臣。刘墉本人不仅在政治上有过巨大的贡献,在书法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。他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,被世人称为“浓墨宰相”。嘉庆九年十二月(1805年1月)刘墉病逝,谥号文清。刘墉还常被称作刘罗锅,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?下面随ak军事网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原因吧。

刘墉简介:刘罗锅称呼的由来

“刘罗锅”是人们对清代名官刘墉的惯称。相传,刘墉本人是个驼背(俗称罗锅),朝野皆知,连乾隆帝与和也常常以此取笑他。关于刘墉的“罗锅”,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。

传说刘墉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时,乾隆帝亲自主考。乾隆帝看到刘墉是个罗锅,便戏弄他说:“你能以罗锅为题作诗一首吗?”刘墉随即吟诗一首:“背驼负乾坤,胸高满经纶。一眼辨忠奸,单腿跳龙门。丹心扶社稷,涂脑谢皇恩。以貌取才者,岂是贤德人。”乾隆帝听后,又是惊叹,又是惭愧,当场就将刘墉点为状元。又有传说称,刘墉入朝为官后,上朝叩拜的姿势非常奇特,引来满朝文武的捧腹大笑。乾隆帝看到刘墉本来就驼背,又叩拜得很滑稽,便说:“刘爱卿,你这么一拜,不就成了罗锅了吗?”刘墉立即磕头高呼:“谢主隆恩!”乾隆帝与大臣们都感到不解,忙问刘墉为何谢恩。刘墉笑着说:“按大清律,皇帝赐予臣子封号,封一个字,每年可加俸禄万两。如今皇上封了刘墉‘罗锅’两个字,臣每年便可以多拿俸禄两万两,这真是皇恩浩荡啊!”乾隆帝听后哭笑不得。

有关“罗锅”的传说固然有趣,却多为误传。尽管史料上没有关于刘墉仪表堂堂的记载,但他至少也是身体端正,绝不会是驼背。据考证,清代选拔官吏有全面而严格的标准,概括起来有四个字——“身、言、书、判”。所谓“身”,便是相貌端正、体格健壮;所谓“言”,是指口齿伶俐、表达清晰;所谓“书”,是指字体工整、笔法清秀;所谓“判”,是指断事精准、思维敏捷。刘墉作为清朝官员,定然要通过这四项审核。四项之中,“身”是第一位的。倘若刘墉是个“罗锅”,不仅难立官威,而且有损大清国体,那么即便他出身再高,也不可能入朝为官。

那么,“刘罗锅”的误传从何而来呢?一般认为是源于嘉庆帝对刘墉的称谓。一种说法是,嘉庆帝即位后,刘墉已年过八旬,难免有些弓腰驼背。嘉庆帝常常以“刘驼子”称之,这一称谓逐渐传播开来,民间就误以为刘墉天生就是驼背了。另一种说法是,刘墉身为嘉庆帝的老师,深受敬重,被尊称为“刘阁老”。由于“阁”与“锅”读音相近,“阁老”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就变成了“锅腰”,刘墉也就成为了“刘锅腰”。“锅腰”在京城方言里称为“罗锅”,于是“刘罗锅”的叫法便流传开来了。

看完了刘墉简介,你肯定知道刘墉为什么被称作刘罗锅了。刘墉出身名门,后进入官场,一生可以说是善始善终。在自己爱好的书法上,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总体而言,刘墉此人是清正廉洁的,他也是乾隆、嘉庆朝的重要大臣之一。

历史解密相关